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机报

解开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高质量发展密码

广角聚焦 2023-12-02 08:42

▲太原古县城十字街    受访者供图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工作,推出一批兼顾游客和本地居民需求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2021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启动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66家单位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在旅游业全面复苏的态势下,这些旅游休闲街区抓住机遇,各显身手,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文旅赋能效应凸显

在文旅深度融合、市场持续复苏的背景下,第三批5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在业态发展、产品创新、服务优化、模式探索等方面呈现出新亮点、新成果、新特征、新趋势,文旅赋能城市更新、助力产业发展效应凸显。

国研智库旅游研究院院长魏云认为,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业态创新更加多样化,积极引入文化创意、艺术空间、科技体验等新业态;产品创新更加数字化,部分街区引入VR、AR等数字技术,积极关注科技赋能;服务质量更加人性化,随着旅游休闲街区标准引导作用的不断加强,各个街区的服务更加精细化;模式探索更加融合化,众多街区与当地文化、历史、生态等资源的融合深度不断加深,地方特色凸显。

在业态创新方面,辽宁省沈阳市铁西红梅文创园围绕发展“文化产业+艺术商业”,将新的空间体系和现代建筑语言植入老旧厂房,融入创意设计、时尚餐饮、艺术展演、音乐创作孵化等业态,打造富有艺术活力及商业氛围的综合文化园区。园区引进文创品牌、手作店、机车俱乐部和网红咖啡、餐饮商街等,文化创意娱乐设施项目和游览面积占比超60%,成为沈阳铁西老工业园区向现代化国际文化创意园区升级转型的标杆之作。

在数字化方面,河北省唐山市河头老街文化街区以河头文化为核心、盛唐元素为主线,将现代潮流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庙会文化进行全新包装与升级,打造集“食、游、购、娱、体、展、演”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街区。该街区通过科技赋能,建设水舞秀剧场、摩天轮、六大主题文化广场、呔商宴、老车柿集等,并搭配近百架唐风灯笼排阵和百余种互动微演绎等,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在服务质量方面,山东省济南·泉世界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拥有智能完善的街区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为游客打造了安全舒适的街区环境。该街区标识引导系统完备,游客服务中心集合了咨询服务、文化展示、休闲文创、医疗救护、便民服务、多语种人工讲解、智能导航等服务功能,同时,街区免费WIFI信号全覆盖,提供线上咨询、预订、支付服务,配有多语种智能语音讲解机器人。

在模式融合方面,山西太原古县城十字街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建筑格局,分为东、西、南、北4条主路,主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北街以地方小吃、十一市主题院落为主,南街以特色小吃、非遗研学为主,西街以特色零售、VR体验为主,东街围绕文庙、段氏旗杆院、县衙等文化景点,搭配小吃、冷饮、正餐等餐饮,满足游客“轻”“慢”游玩体验。十字街融汇了生活配套、非遗文创、餐饮美食、特色零售、酒店民宿等功能,还有各种演出、灯光秀等,形成了院院有文化、街街有看点、处处有精彩的格局。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杨德进认为,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呈现出的新特征、新趋势可以概况为3个方面,第一,文旅赋能新一轮城市更新的作用更加显著,效果更加明显,对增强城市街区活力有更大贡献,以街带区的辐射力更强,文旅跨界融合新业态更多,与当地社区融合更深入;第二,文化传承与创新效应更突出,街区时空穿越体验感更强,场景体验的文化情感更丰富,烟火气与时尚感交融更深,地方文化和创意文化新业态更多元,体现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升级的新趋势;第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呈现出一批标志性、原创性的新业态和新场景,体现街区抓住流量密码让文旅“出圈”的能力,在如何让流量变“留量”方面探索出更多新经验。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的婺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在展现文旅赋能城市更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效应、新业态新场景涌现等方面颇具代表性。该街区曾是历史上府署、监察、试院、文庙的聚集地,是金华历代政治、文化、军事中心,也是金华最具文化底蕴的地方。为更好地传承古城的千年历史文脉,街区精心打造了“非遗六馆”、熙春巷博物馆群落,包含中医馆、酥饼馆、府酒道情馆、金华酒博物馆、婺州窑陶瓷博物馆等,分布于街头巷尾的博物馆和众多文化遗迹标识,为市民游客了解婺州历史文化搭建了平台。自2019年以来,婺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以婺学文化为源流、以名人文化为内核、以美食文化为载体,推出了婺风宋韵文化风情节、万佛塔地宫出土文物展、新春大庙会、啤酒音乐节、百县千碗美食大赛等1000余场活动,为抓住年轻客群眼球,推出市区首个景区实景剧本杀《古婺千重卷》,将名胜古迹用于剧本场景,在视觉、听觉、味觉的交织中构建出实景演出空间,成为江浙最具活力的街区之一。

持续激发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市场活力

在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后,很多街区依然面临着围绕地区差异、需求差异、特色文化差异,不断提升街区竞争力、激发城市活力的挑战。对此,杨德进表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后,街区要继续维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松懈,进一步擦亮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金字招牌”,形成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效应;要夯实主客共享、共创、共赢的街区活力之基,强化主客互动、互信、互融,从留住游客到留下游客,让游客变身新市民参与到街区创新创业中,形成街区发展新生动力;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从感官体验到精神体验,场景打造需更关注游客的情感需求、心理体验和人生感悟;推进街区更新进行精美化设计、精益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对决定品质的细节进行深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智慧化、人性化、规范化管理,突出运营管理能力,助力街区品质、品格和品位提升。

在旅游业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如何抓住机遇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要做好消费动力拓展。”魏云说,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要进一步特色化,深耕本地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文化街区,激发差异化的文旅消费需求。同时,要进一步数字化,积极引入AR的导游导购、人工智能客服、无人超市、无人支付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旅游服务。此外,要进一步协同化,加强与周边景区、文化场馆、酒店民宿等的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

杨德进认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经营主体应继续从3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找准游客细分市场的新消费偏好,积极开辟文旅新消费领域,推出性价比高的体验产品与场景,提升游客消费欲望;第二,持续加强对街区经营主体的创新创意创作能力,出台相应激励政策,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对街区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和文旅内容创作者进行扶持,保持新产品、新业态和新项目的不断更新迭代,引领街区文旅消费活力持续升级;第三,加强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进行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向国内外游客和企业家推荐,吸引更多投资客、商客、创客和游客前往,把街区打造成为一片文旅投资消费的热土。(实习记者  王伟杰)

责任编辑:肖洋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展开全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