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机报

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问题的几点思考与认识

前沿视角 2020-05-10 23:39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被人们称为诗与远方走在了一起。不久,各级政府很快建立起文旅或文旅体媒一体的政府管理机构系统。企业界也迅速应对,许多旅游企业和咨询策划公司在更名为文旅企业(公司)的同时,在宣传或广告中突出强调了自身的文旅功能。学界同样及时跟进,原来的“旅游”论坛(会议)纷纷更名为“文旅”或“文旅发展”论坛(会议),一些旅游研究专家也随即就“文旅融合”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在很短时间内,“文旅”一词及其关联词“文旅融合”、“文旅发展”和“文旅产业”等成为流行的热门词语。然而,文旅融合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尚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一、文化与旅游的一般关系

关于文化与旅游的一般关系问题,目前有一种似乎得到普遍认同的说法,即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载体。还有一种与此相似的说法,因其更具形象化而流传甚广,叫作“文化没有旅游就是灵魂出窍,旅游没有文化就是魂不附体”。倘若深入思考便会发觉,这种说法易于流传,却失之简单,二者的关系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一)文化与旅游在内涵上相伴相生、彼此蕴含

在中国古代,与近现代“旅游”相近的概念最早是“观光”,语出《周易·观卦·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爻的意思是天子举行国家盛典,邀请他作为君王的宾客前来观光,他也应该不负君王的器重,做好君王的宾客,好好为君王做事。引申开来,便指观察国家的民情风俗,了解国家的人文礼仪,借以更好地为君王做事、为国家服务。显然,这里的观光内含着对人文、文化的观察与体验。

从词源上看,中国古代早期是将“旅”和“游”分开来说的。《周易》中有旅卦,旅卦的卦辞和四条爻辞中都有“旅”。“旅”是此卦的主题,形象地比拟旅行中旅店和旅客的主客关系,说的是旅行是件麻烦事,是旅行者自寻烦恼。唐代学者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对此卦“旅”字的释义是:“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可见,这里的“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作为空间移动的旅行。至于“游”字,最早大概出自《论语·述而》。孔子提出,立己立人之道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游”有遨游之意,遨游至自由挥洒的程度便成“游戏”。在艺术中得到游戏般的乐趣,才能真正做到立于世上,游戏人间。汉代《尚书·考灵曜》中也说到“游”:“地有四游,常动而人不知。又玩物适情之意。”意思是大地向四方游动,人虽不知,却身随、心随,由此便有了闲适怡情之意;“玩物适情”应属于闲情娱乐的人文性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宋代朱熹曾说:“游者,玩物适情之谓。”古代人有各种“出游”:外出求学,称“游学”;异地做官,称“宦游”;僧侣出游,称“游方”;在外观览,增长见识,改变心境,称“游历”;为人为事而劝说他人,称“游说”;游学讲艺,称“游艺”;等等。不同的“游”,有不同的目的、经历、收获和体验,但都蕴涵着某种人文性,实现着某种文化追求。

据说,中国典籍中最早使用“旅游”一词的是梁代诗人沈约。他在《悲哉行》中写道:“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苹。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见《乐府诗集》)诗中说的“旅游”,是诗人因客居他乡思念故国而外出游赏以解忧愁,更多带有寄情山水、赏景怡情的意味,这与早期那种注重观察民情风俗的“观国之光”有了明显不同。至唐代,“旅游”则既成为士人诗文中的一个高频词,也是人们一种通常的出游类型,李白、杜甫、白居易就写有大量的旅游诗。

什么是“旅游”?按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所规定的含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它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其它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这个定义说的只是旅游的空间移动及其停留时间这种外在形式,而没有涉及旅游的内容及其对人的可能影响。人们为什么愿意冒着种种不便甚至风险到一个他们几乎一无所知的地方?动机不是单一而是多样的。比如:了解新东西、见识新事物;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扩大社交范围;等等。无论哪一种动机,都包含着对新奇性的追求,对意义的追求,即希望通过旅游来增加和加深对自己对他人和对世界的理解。在旅游过程中,人们观景抒情,愉悦忘忧,怀古叹今,自然地抒发人文情怀;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追求,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验,因而旅游又是一种宽松随意情境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最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包括历史留存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民间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活的现实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绝大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如中西方不同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园林、雕塑艺术等,由于它们具有独特的建筑或艺术形态,承载和体现着历史文化内容与价值,本身就是拥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其中的多数更是成为人们争相奔赴的热门旅游景区或景点。将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最高级别的对具有普适性价值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又使其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大多具有可观赏和可体验性,或可以直接成为旅游产品,或具有转化成旅游产品的潜在可能。

旅游与文化内涵上的这种彼此蕴含与内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二)文化与旅游在作用上相互借力、交融互动

“灵魂”与“载体”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所谓旅游发展的“灵魂”,意思是指对旅游发展起推动、主导乃至决定作用的关键或核心因素。这样的因素显然是属于精神、观念、价值等抽象层次的文化。前面已经提到,文化的含义广泛,层次多样。从文化的层次上说,有精神、观念、价值等属于抽象层次的文化;有生活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抽象与具体兼具的文化;有凝聚着不同历史、民族和风俗的物态文化即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既有物态也有非物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属于抽象层次的文化,能够使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景点景区更富有内涵,彰显它们的意义,触动游客的情感,加深游客的认知,丰富游客的体验,从而使它们在游客的心中变得更加灵动更有生气,从这个意义上,称其为旅游发展的“灵魂”倒也未尝不可。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化资源,又是旅游资源,这样的“文化”,本身就与“旅游”彼此蕴含、相生相伴,如影随形,恐怕不能说它们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它们也不需要有另外的旅游“载体”才能发展和传播。而有一些文化内容和文化产业,更是不适合也难以作为旅游产品,如出版业及其产品,若说这类文化与文化产业是“灵魂出窍”,便有点儿不知所云了。

所谓“载体”,科学技术上指的是某些能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在这里,则是指能够承载、传递和传播上述精神性、观念性因素的旅游吸引物(景点景区)或旅游活动。以空间移动为基本特征的旅游,由于灵活自由、形式多样,对于艺术作品、价值观念、风俗民情等文化内容的传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从这个层次与角度上说,旅游是文化发展与传播的良好载体,自然是对的。但是,我们可以提一个问题:是否所有的旅游都是或必定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我们知道,旅游基本上可分为事务性和休闲性旅游两大类。参加会议、商务、展览、医疗等属于事务性旅游,严格地说,这是一种旅行,它当然也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休闲性旅游大致可分为自然旅游和文化旅游两种。以单纯的山川湖海这类自然景物为欣赏对象,或在沙滩上晒太阳,在森林里吸氧,在小溪边发呆,这可以叫做休闲活动或休闲性旅游。尽管这时候也是一种“旅游”,也会有某种收获和体验,但可以把它们叫做文化旅游,说它们具有或被赋予了某种文化内涵,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是“魂不附体”的旅游吗?

因此,以笔者陋见,与其说文化与旅游之间是灵魂与载体的关系,不如说是相互借力、交融互动的关系:文化使旅游更有内涵、更有灵气与魅力,旅游使文化更易传播、更能发挥实际影响。充分认识和理解文化与旅游之间的这种内在有机的联系,才可能增强文旅融合的自觉意识,乘着机构改革的东风,深入推进文旅在各方面的融合发展。

(三)旅游与文化在形成上是互相创造、互为因果

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综合,也是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这种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和方式,是在书斋里读书、思考,更是在自然社会中旅游、实践,此即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能够创造文化,是因为旅游能让人看到不同的风景、风物、风俗、风情,由此产生不同的联想、思考和感悟。将所看到、所思考和感悟的记录下来描写出来,就创造了文化。孔子周游列国,与弟子一起边游历思考边讨论,留下了《论语》;屈原在被放逐的路上,创作了《离骚》;荷马诗人边游历边吟唱,留下了《荷马史诗》;摩西在出埃及途中,写就了《圣经》的开篇五章;但丁在流浪的路上,创作了《神曲》;释迦牟尼在行走恒河两岸途中,创造和传播了佛教教义。中外许多大诗人大文学家,都在旅游、游历中创作了世代流传的诗词文学。

文化同样能够创造旅游,这在后面讨论文旅融合路径时再述。

二、文旅融合涉及的主要方面

文化和旅游部负责人在201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提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需要研究和探讨的14个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其中第1个问题是文化和旅游的最佳连接点在哪里?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是,将文化和旅游合在一起来谈的文旅融合,具体涉及哪些方面?是指上文所论一般的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还是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或文化管理和旅游管理的融合,或文旅领域中公共设施、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融合,抑或兼而有之?我认为,从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内容、作用和前景看,应该是兼而有之的融合。不过,在这种兼容性的融合中,核心是产业的融合。产业涉及文旅的各个方面,产业和融合会带动各方面和要素的联动或组合,从而产生整体效应,这也是文化和旅游的最大最佳连接点。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实现产业融合的观念依据,也是推进产业融合顺利发展的思想前提;资源的融合是产业融合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管理的融合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公共设施、服务或营销的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必要支撑。

我们可以看到,实现文旅融合有着内在的基础与条件,因为上述各个方面本来就存在内在联系与交叉关系。

(一)文化和旅游在内涵、作用、形成上的关系

旅游与文化在内涵上相伴相生、彼此蕴含,在作用上相互借力、交融互动,在形成上互相创造、互为因果,二者的这种内在联系,前面已经简要阐述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二)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交叉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涉及的领域和内容相当广泛,当然也包含了文化资源。国家旅游局2017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将旅游资源分成8个主类: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其中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4个主基本上都属于文化资源,历史遗迹和人文活动则全部是文化资源。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交叉

按照国家统计局2018年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包括9个大类: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文化装备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下分43个中类、146个小类。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人的创造力、技术更新和服务活动有较大相关性,兼有服务业和一般产业的特征,其产业资源都是文化元素,文化产业的各个具体行业之间并非完全有必然的联系。对这一产业的规模和经济贡献大多可以通过产值来衡量。9个大类中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类的3个中类(娱乐服务、景区游览服务、休闲观光游览服务)、13个小类(歌舞厅娱乐活动、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网吧活动、其他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其他娱乐业、城市公园管理、名胜风景区管理、森林公园管理、其他游览景区管理、自然遗迹保护管理、动物园、水族馆管理服务、植物园管理服务、休闲观光活动、观光游览航空服务)全部与旅游产业直接相关;其他各大类的许多内容也都与旅游业直接或间接相关,如依托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等,与旅游融合,发展文旅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旅游产业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以及更多相关要素形成的综合性产业体系,西方把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创办的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开端。旅游产业属于服务业,对其它产业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关联性和带动性,其本身具有易变性,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它的经济贡献通常只能从旅游者的消费来衡量。

(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交叉

旅游产业除了在其产业体系中包括部分文化产业外,它的各个要素在供求两个方面都需要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每一条旅游路线和旅游目的地中都包含了某些文化景点,体现着某种文化内涵,特别是文化遗产类的旅游,更是如此。文化与旅游在资源和产业上的交叉,也决定了文旅领域中公共设施、服务和营销同样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与交叉。

(五)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共同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既是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又是低消耗的绿色产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和旅游的共同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优质快速发展。这也是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群众愿望。

三、文旅融合的可能路径

前文提到的14个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第二个问题是融合发展的路径有哪些?明确了文旅融合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再来讨论关于二者融合的可能路径,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方向。

(一)文化与旅游资源共生共存式的融合

在某个自然环境优美的乡村或城镇,由于某种特殊的因缘,产生和形成了某种有着独特内涵的文化传统和氛围,它们与优美的自然环境长期共生共存、彼此内在地融合一起,使此处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形成这种文化传统和氛围的原因,有的是在那里曾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或活动,乃至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或文化艺术中心;有的是某个(甚至一些)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和政治人物,他们在那里生活、居住,留下了带有他们个人生活和品格的深刻烙印并的文化传统和氛围并产生了广泛影响;有的是在那里曾经举办过或持续举办某种传播极广、影响深远的文化艺术或其它特别活动;有的则是在那里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代表某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乃至建筑形制和风格的历史建筑与艺术形态;等等。国内外众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胜地,包括许多世界文化遗产或自然、文化双遗产,都属于这类文旅资源长期共生共存式融合的结果,尤其在欧洲,比比皆是。它们是自然生成的山水,也是历史对山水的再创造、再加工,又是文化赋予了它们丰富的内涵,重塑了它们不同的形象。长期共生共存的自然、历史和文化,既是构成这些文旅融合景观的三大基本要素,又是形成这种景观的三种主要力量。在这样的景观中,自然景物中渗透着历史和文化,历史和文化以自然景物的形态向世人敞开着。

(二)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基础的融合

文化资源可以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物质性文化资源,如历史文化遗址,雕塑、建筑艺术,博物馆、艺术馆等,它们本身就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吸引物,辅以相应的旅游设施、服务和营销,便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以文化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如目前国外旅游中人们比较喜欢的欧洲博物馆旅游、欧洲建筑艺术旅游、文艺复兴艺术旅游、土耳其文明之旅、东欧巴洛克风体验之旅等文化旅游项目。对于文字、诗词、传说等文化内容、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这类非物质性文化资源,则需要创造和再创造的途径,将它们转化成演艺、影视等艺术形式,或主题性公园或酒店等实体形态,以及其它可以直接欣赏或体验的形式,从而成为内容生动、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并有可能实现产业化,形成品牌化。国内外文化和旅游界一直十分重视通过这种途径和方式使非物质性文化资源转化成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文旅融合产品,并且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国外的如一些已经成为知名旅游品牌的演艺节目和音乐节,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国内的如“印象”系列、“千古情”等旅游演艺项目等。这类将非物质性文化资源转化开发形成新型旅游产品的途径和方式,例如开发与语言、知识、思维相关的教育旅游,与百姓传统饮食文化相关的美食旅游,与风俗民情相关的节庆旅游等,相信在未来的文旅融合发展中,会有广阔的前景。

(三)通过对单纯自然资源进行文化赋能的融合

前面提到,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的8个主类的旅游资源中,有4个主类涉及文化资源,另有4个主类(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则基本属于自然资源。单纯的自然资源也可以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以观赏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旅行,也可以叫做旅游。然而,这样的对象,肯定不是文旅融合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目的地,这样的旅游也肯定不能称为文旅融合的旅游。

要使单纯的自然资源成为文旅融合的旅游产品,必须对其进行文化赋能,使之具有文化内涵。郁达夫曾有诗说:楼外楼头雨如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郁达夫说得极是。天下佳山秀水很多,但必须要有贤人雅士的赋情,以及后人的共情,才能成为旅游胜地。今天国内外很多旅游胜地,便都是单纯的自然山水与贤人雅士们以诗词文章绘画赋进行文化赋能赋情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创造了旅游(吸引物)。

这种文化创造旅游的例子,古往今来,国内国外,数不胜数。以西湖为例,西湖独特的形象、气质和意境,完全同西湖的诗词文化直接相关。白居易写了大量西湖诗,他最早将西湖比作美女,开掘了西湖女性妩媚妖娆之审美意境:“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此后,视西湖为美女、以女性形象比喻西湖的西湖诗,便如雨后春笋,生生不绝。经过长期潜移默化,在人们的集体无意识记忆中,西湖成了“美人湖”,再加晚唐诗风重情调,词境多婉约,在一些人的眼里,西湖便又添了颓废虚幻的形象。而杭州本土诗人林逋的诗则开掘了西湖美的另一面:空灵、隐逸、静谧、深沉。白居易作为主政杭州的游宦诗人,看到的更多是世俗热闹的西湖;林逋作为与梅鹤相伴的隐逸诗人,感受的则更多是出世清静的西湖。他的那首《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可说是西湖诗这种风格和传统的代表:“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你看,寺院、水田、飞鸟、寒烟,还有雪天,好一幅清幽脱俗的图画!同一个西湖,在白居易那里,是婀娜多姿,一个美女身姿;在林逋眼中,则是空旷幽邃,一种文人气息。后世许多诗人,特别是隐逸诗人,继承了林逋这一脉诗风,延续和张扬西湖清幽冷寂的一面,西湖于是又有了“高士湖”之称,西湖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因此有了不同于妩媚妖娆的清幽脱俗之美。到了苏轼、范仲淹、王安石等士大夫诗人的笔下,西湖便拥有了浓重深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品格,即使把她比作女子,也不再是白居易那种单纯的红衣女或采莲女,而是闺中知音,兼具书卷之气。于是,西湖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又是另一种形象与意境:放达而清雅、清幽而妩媚、脱俗而绮艳。南宋以来,除了诗词家的吟诵,更有众多画家留下描绘湖山景色的画图不计其数,西湖也真正成了亦俗亦雅、雅俗共赏、诗情画意兼得的西湖了。有人说,假如没有白居易、林逋、苏轼等一大批名闻天下的诗人词家,西湖也许仍然只是一潭青山围绕的湖水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赋予单纯的自然资源以文化内涵和形象,也就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旅融合的旅游产品,以致可能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四)通过创意实现的融合

这里说的创意是指一种凭借创新思维和意识,通过挖掘和激活现有资源或进行资源重组合的方式,提升现有资源价值或创造新的结果及其价值的活动,其基本含义是通过创新的思想和方法实现新的结果。创意来自个人或群体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创意,创意促进文旅游融合发展,也造就和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创意的核心是创新、创造,但这种创新、创造又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为基础和依托,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意的资源,或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诸如人们日常的经历、矛盾、需要与追求;或者存在于历史文化的遗存传承中,诸如人物、典故、传说与梦想;或者就是现存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博物馆、艺术馆、文物与艺术品。将诸如此类的资源转化成创意产品,同时又使这样的创意产品发展成文旅融合的旅游产品,关键在于人们的思维灵感和将灵感与资源结合创造出新结果的技能。资源、灵感、技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运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意产品的必由之路。通过创意实现文旅融合,代表了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主题公园是文化、旅游与创意融合的集合;医疗美容旅游是韩国创意旅游的示范。

就通过创意实现文旅融合所取得的成功而言,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和北京故宫的创意,可谓最典型的案例。

迪士尼乐园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国际上最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主题性休闲游乐王国,主要在于华特和设计者们从自家的动画中寻找设计灵感,充分发挥想像力,开发和利用各种相关文化资源,从米老鼠开始,创造了无数个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和卡通故事,以独特的故事讲述方式和参与式体验,将美妙、新奇和娱乐融为一体,使人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那里找到快乐和知识。贯穿于其中的,便是资源、灵感与技能/技术的有机结合与运用,体现了创意、科技、产业、娱乐、旅游的高度融合。

故宫内有许多专题性的馆舍,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和艺术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但故宫建馆以来,这些馆舍和藏品,绝大多数静静地躺在库房里,整个故宫只是一个旅游者前来参观藏品(而且是极少部分藏品)的地方,一个储藏艺术品和文物的博物院。近年来,故宫开放观念,积极开展文化创意实践:开设文创体验店,开展各种DIY创意活动,改原来的冰窖为向大众开放的餐厅、用VR技术“复活”宫殿,挖掘故宫特有的文化资源,拍摄和传播各种影视动漫节目,设计制造实用性、趣味性结合的各种文创产品、举办多种节庆活动等,通过各种方式让故宫文物走向大众,让大众自愿走进故宫、认识故宫。自此,故宫以文旅融合的新面貌出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也看到并体验到了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故宫。

(五)产业的融合

这里由于问题范围及篇幅所限,难以涉及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具体路径与方式,因而只谈一点融合的基本路径。大体说来,有三种融合的基本路径。

一是加载功能、综合运营。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显然不是指二者的合并,而是指对功能的加载和运营的综合。上述说到的文化产业分类中,有许多类本身就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交叉融合。有些文化产业,如影视拍摄制作、创意产业等,则可以通过加载旅游功能、实行综合运营,实现两种产业的融合,同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方面也有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各地一些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动漫制作工厂和文化创意园区,既是典型的文化产业,又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由此而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业态。反过来,一些相对单纯的自然旅游项目,通过加载文化功能和引入文化产业的运营方式,成为具有新的吸引力和魅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是植入休闲元素。休闲是个体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所选择的活动,并获得身心放松与自由体验的生活。休闲同时与文化和旅游相关联,满足休闲生活,涉及一系列相关的要素,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条件,包括休闲设施、休闲空间、休闲产业、休闲服务等等。通过植入休闲元素,文化产业便具有了旅游的内容与功能,旅游产业则增添了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组织结构、包含内容和运营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休闲的内容、形态和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休闲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仍然会贯穿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运营发展的整个过程。

三是跨界合作。指的是文化产业或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合作,从而形成新的文旅产业形态。如专题性工业旅游或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及休闲农业旅游等。

当然,需要指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毕竟两种不同的产业类型和形态,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可以相互转化实现融合的。所以,能融则融,尽可能多融,因地因时制宜推进文旅融合,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

(六)管理、公共服务、运行方式的融合

目前,组建文化和旅游统一管理机构体系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为实现文旅事业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领导管理上的机制和制度方面的有力保障。然而,机构的建立、名称的变更,并不意味着能自然实现文旅融合。传统上,文化领域和旅游领域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公共服务对象的定位也不相同,相应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和制度政策上,也存在客观的差异。这些需要不断调整和磨合。管理上的融合,对于文旅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由于文化和旅游涉及的内容与服务对象的差异,二者原有的公共服务和运行方式乃至营销策略上都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管理机构的改革、产业融合的发展,这些方面也必然而且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转变进而实现融合。这些方面和因素的融合,对于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会产生直接的作用与影响。

作者:庞学铨,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自:《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旅游绿皮书No.18》),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出版。

责任编辑:肖洋 来源:《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旅游绿皮书No.18》)
展开全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