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曾说过,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奇幻的宝泉秘境。近年来,河南宝泉旅游度假区声名鹊起,吸睛无数。
一业兴,百业旺。目前,围绕着交通、餐饮、种植、农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开发等相关产业,宝泉景区蓬勃发展,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及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 从“雁南飞”到“凤还巢”
景区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
初夏的宝泉,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流泉飞瀑,如诗如画,吸引来八方游客。
宝泉景区的山脚下,是辉县市薄壁镇圪针庄村,一条平坦的柏油路穿越村子向景区延伸。沿街看来,农家宾馆、饭店一家挨一家,适逢周末,一拨又一拨游客的到来,让这个小山村分外热闹。
在宝泉景区的发展带动下,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宝泉景区提供大巴和观光车司机、保安、片区管理员、售票、检票等各类岗位,安置农村青年100余人,使他们既能工作挣钱又能照顾家人。发展餐饮、民宿、民俗和土特产品经营,从业千余人,使每户的收入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 不等。安置景区周边家庭困难人员从事保洁、绿化管理和后勤等工作,对8户贫困户建档立卡,户均增收两万元。
· 圪针庄“蝶变”
村里没闲人,家家户户围绕旅游“做文章”
“这条路是我们村的交通要道,以前一过车尘土飞扬,路边还总是有各种垃圾……”对于村子的变化,圪针庄村支部书记梁三平感触良多。
曾经的泥泞土路,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村民心中的康庄大道,道路平坦整洁,载满游客的大巴车一辆辆驶过,给村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这条路,景区现在专门派有保洁员打扫。”梁三平说,在宝泉景区的规划帮助下,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村里配合景区拆除了私搭乱建,对道路进行美化……现在我们村正在建设美丽乡村,整个村子要再进行美化、亮化。”
村子变美了,更有“乡土味儿”,游客愿意来落脚,土特产也开始走俏。“我们这儿的土地种山药和芋头比较合适,景区发展带动人流量激增,很多游客游完景区,会带点土特产回去,销量很不错。”梁三平告诉我们,村里1600多口人,除了没有劳动能力的,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了闲人,都在围绕旅游“做文章”。
当前,宝泉景区以“黑马”姿态迅速壮大,高起点的规划为景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促使周边村庄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美、旅游兴、百姓富,以圪针庄村为代表的太行山村庄正展现出美丽乡村的“蝶变”。
· 带动村民“幸福”升级
看宝泉的二期和安居工程
毗邻风景如画的景区,村民们感到颇为幸福,生活在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社区更是让幸福升级。在薄壁新区,一排排漂亮的楼房惹人注目,宝泉景区建设的“宝泉花园”社区就坐落在这里。
“‘宝泉花园’规划建设18栋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居民楼,配套学校、幼儿园、养老院、超市以及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宝泉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宋福丽介绍,其一期工程占地39亩,于2016年8月底竣工,已安置140户村民搬进新居。二期工程占地80亩,于2016年7月启动,正在建设当中。
“
“让乡村沉淀千年的文化和留存万年的生态,穿越时空,串起百业,汇聚万众,激发起广大村民参与旅游发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热情,是宝泉人发展旅游的最终目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说,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宋福丽则说,在她心中,河南把最美的一段太行山留给了宝泉,景区会和当地村民一起,追求更美,让幸福升级。
· 助力乡村振兴
裴春亮和春江集团、宝泉景区踏上新征程
今天的宝泉风景优美,周边群众生活富足,昨天的宝泉却是别样情景。
宝泉景区位于新乡辉县市薄壁镇西北部太行山区之中,区域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共有453户、1798口人,零散分居在海拔900多米的太行山中。曾经,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传统农业种植,收入结构单一,以前山路难行、信息闭塞,村民脱贫能力低、致富门路少,生存生活环境差、教育卫生相对落后,是河南省“三山一滩”中太行山的精准扶贫重点。
当前,随着宝泉·云崖天街的电梯、索道等项目相继建成,宝泉将从一日游变为多日游、从观光游变为休闲度假游,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个产品多元、设施一流、服务超值、特奇精新的宝泉将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宝泉旅游正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日益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正一步步将太行山的绿水青山变现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