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腾连古今,文旅融合谱新篇!12月17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宣传推广活动在洛阳市洛邑古城举办。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宣传展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提出5年来河南黄河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发展黄河文旅新质生产力,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旅需求。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社长王乐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耀霞,人民网副总编辑杨义,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丽君,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各省辖市文旅部门负责人、景区代表,以及30余家媒体代表等出席活动。活动政务环节由周耀霞主持。
黄东升在致辞中表示,河南文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扛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努力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徐衣显表示,洛阳是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黄河文化的主脉源头。洛阳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人民幸福河。
张锐在致辞中说,蒙豫两地虽远隔千里,但共饮一河水,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有着深厚情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活动,以黄河为题,通过宣传展示黄河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让更多人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这对我们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具有重要意义。
王乐文表示,推动建设“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沿黄世界级大遗址公园保护走廊,沿线城市纷纷发力,积极探索“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模式,赢得众多年轻观众的青睐;着力打造满足不同需求的黄河主题文旅产品,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线,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活动现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签署文化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资源、联动宣传,共同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实现市场共享、客源互换。
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陕州地坑院也在本次活动中惊艳亮相。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瑰宝,陕州地坑院不仅有着独一无二的营造技艺,更有着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此次“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宣传推广活动让全国游客近一步了解陕州文化、地坑文化,也让大家更深一步地爱上非遗文化。
在黄河文旅新场景交流会、新场景成果展示、AI文旅宣传片发布、文创展示以及沉浸式体验等环节,游客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还有众多非遗文创产品亮相活动现场,如陕州剪纸,捶草印花、澄泥砚、河洛盘扣等,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和购买。
在“黄河文化旅游新场景”分享会环节,沿黄城市知名景区带来文旅发展成果展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让人目不暇接。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宣传推广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河南黄河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更多的人走进河南、走进陕州地坑院,亲身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