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早开展革命活动的省份之一,河南拥有丰富的革命纪念馆资源。研究和探讨推动河南革命纪念馆的创新性传承对策,不仅能够推进河南省由革命纪念馆资源大省向革命纪念馆资源强省跨越,还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河南省内革命纪念馆开发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革命纪念馆资源,从资源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鄂豫皖交界地区、豫北晋冀鲁豫交界地区、豫东黄淮平原地区。各地区的革命纪念馆资源不仅大都有集中分布的趋势,而且在资源内涵、价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继河南省提出文化强省目标和设立8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后,河南各地区在革命纪念馆资源的开发、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革命纪念馆的开发环境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革命纪念馆开发现状也有所不同。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47处红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被确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级别,这其中有306处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修缮、整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河南省已打造出一些闻名全国的红色文化品牌。其中有最具代表性的如信阳新县,在革命战争年代曾走出过43位共和国开国将领,基于此打造将军县品牌,提出“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的红色文化发展理念。
虽然通过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创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开发成绩,但当前河南省内大部分革命纪念馆在开发利用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大部分红色旅游景区过于注重场馆的建设,轻视陈展内容设计,革命事件的精神内核与展览结合度不高,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不能深刻体会革命纪念馆对革命事业的内涵价值,由此造成观众参观热度减弱,同时导致开发后的红色文化产品不能持续性产生效益。同时河南省内大部分革命纪念馆处于偏远的山区、老区,基础设施落后,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得不到完善,也间接地限制了革命纪念馆资源的有效开发。
河南省内革命纪念馆创新性传承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四个角度提出适用于河南地区革命纪念馆的创新性传承路径。
政府主导加强投入,明确责任分工 革命纪念馆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决定了政府与市场都应参与到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来。首先,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明确责任分工,即宣传部门要组织、协调各类高校及研究机构对革命纪念馆涉及的相关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的基本史实进行科学论证,深入挖掘重要史实背后的红色内涵;教育部门要将革命纪念馆的传承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作为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各级文保单位要加强革命纪念馆的管理保护,做好文物征集和烈士史料及事迹的陈展工作,不断挖掘新的资料内容;文化部门要积极组织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文艺、文学创作活动,指导并组织与革命历史体验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
讲好红色故事,创新陈展和社教模式 当前,信息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使得社会大众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而这对于革命纪念馆的传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红色纪念馆、遗址博物馆等在进行陈展设计时,应充分利用新型媒介手段,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陈展模式。例如,随着5G时代的逐渐到来,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机终端实现实景体验,通过再现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经历,激发人们与红色文化之间的共鸣。同时,这样的陈展方式也更具趣味性,更容易调动人们接受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社教方面,除完成传统的陈列讲解和举办临时展览外,还应积极拓展社教方式、方法,“活化”革命纪念馆。例如,郑州二七纪念馆充分利用端午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举办灯光诗会等活动,并积极排练原创诗音画《不曾忘却的城市记忆》、情景朗诵《我用微笑擦亮二七的天空》、情景剧《传承》和《理想不朽、信念永存——河南籍红色人物故事汇》等节目,通过更加生动活泼的演出方式来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红旗渠纪念馆创办了“唱支红歌给党听”文艺舞台剧,开展了“红旗渠见证·我是一名合格党员”主题党建活动,并邀请全国各地的党工团体前来学习、体验,借助这些创新模式,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50%。
科学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助推精准扶贫攻坚 地方政府首先要根据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精准扶贫政策,以红色乡村旅游为重点,带动发展与红色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其次要积极利用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宣传,通过引资招才,吸引更多的力量助推革命老区经济;最后要紧紧围绕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推进整合不同类型的革命纪念馆资源,为革命老区贫困群众全面打开脱贫的绿色通道。
保持革命纪念馆底色,提升红色文创产品特色 一方面要明确革命纪念馆的灵魂在于其本身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承载的革命精神,而不是规模和形式,不能只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其精神内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革命纪念馆的理论研究,深挖地方革命纪念馆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设计文创产品时,在结合市场需求的同时,应该充分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努力打造别出心裁、富有吸引力的红色文化旅游精品。例如可以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突出“中”、“老家”的特色,充分融入中原文化特点。同时对于革命纪念馆、遗址还应坚持个性化和休闲文化的结合,展馆的建筑与展览内容也要体现地方特色。最后,作为集纪念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体的特殊产品,文创产品的创新性提升更有助于各个革命纪念馆地的对外宣传。
结 论
革命纪念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救国的伟大革命历史,承载着独有的教育内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对革命纪念馆进行创新性传承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效益。河南省拥有丰富的革命纪念馆资源,理当在本省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动革命纪念馆的创新性传承,一方面能够为助推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河南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