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机报

签菜:从北宋流传下来的开封名菜

舌尖中原 2019-01-18 08:46
​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从南北两宋的文献杂记里,出现了一套令现代学者至今还未完全弄清楚的菜肴形式——签。一直以来,我以为从熟食店买来的牙签肉、鸡肉或羊肉用牙签穿起来油炸之后就是签菜了。直到寻味开封,才知道自己陷入了字面意思的表层误区。签菜,原来是一类菜的总称,而且还属于高档菜肴​。



        笔者读到一段文字,源自《司膳内人玉食批》,大约是宋孝宗做太子时高宗赐他的“菜单”,如果只看菜名,里面有“羊头签止取两翼,土步鱼止取两腮。以蝤蛑为签、为馄饨、为枨瓮,止取两螯,馀悉弃之地,谓非贵人食……”太子所吃甚是浪费,羊头只取两翼,“翼”应作“颐”,即脸肉;“蝤蛑”就是梭子蟹,也可以做成签菜。说明太子饮食取料之精选奢侈,但也说明了“签”“馄饨”“枨瓮”都是以肉为原料的食品。“馄饨”比较好懂,“枨瓮”是什么?原来,“枨瓮”即“橙蟹”,这在《山家清供》里有记载,就是把橙子掏空,塞进蟹肉烹制。这就证明签和馄饨、枨瓮一样,都是一种包馅的东西。




       签菜可以上溯到古膳食八珍之一的肝膋(liáo),就是以网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礼记·内则》:“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 宋代的签菜就是由肝膋发展演变而来。宋代有一种菜肴相当风行,即“签”,“签”在古时解释为“簇(ying莹)笼”,即一种圆筒状包裹馅料、像筷子的食品。




       两宋的酒楼中叫“签”的菜很多,如在《东京梦华录》中就记有细粉素签、入炉细项莲花鸭签、羊头签、鹅鸭签、鸡签等,在《梦粱录》中有鹅粉签、荤素签、肚丝签、双丝签、抹肉笋签、蝤蛑签等,在《武林旧事》中,记有羊舌签、肫掌签、蝤蛑签、莲花鸭签等,在《西湖老人繁盛录》中,记有荤素签、锦鸡签、蝤蛑签等。宋代的签菜深受吃货们的喜爱,宋代洪巽 《旸谷漫录》记载了一则事例:“厨娘请食品、菜品资次,守书以示之,食品第一为羊头佥,菜品第一为葱虀。”“羊头佥”就是“羊头签”。




       宋菜中称“签”的有很多,有人臆断为原料切成牙签状制作的菜,还有学者称签就是主料切成细丝的羹汤。杭州市饮食服务公司宋菜研究组依据史料及有关研究成果,同开封市饮食研究所一起探讨和考察了宋时流传至今的开封签子菜,从而纠正了“签菜即牙签状菜”的说法,确认,签是指把原料采用像筷筒一样包拢起来的工艺制作的菜。按照开封承传下来的做法,以签命名的菜一般是主料切丝,加辅料蛋清糊成馅儿,裹入网油卷蒸熟,拖糊再炸,改刀装盘。

责任编辑:李金旭 通讯员:孙璐 来源:开封市旅游委
展开全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