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拂过文峰塔的塔檐,安阳的街巷便苏醒在诱人的香气里。硕大的铁锅中,扁粉菜在咕嘟冒泡,道口烧鸡的鲜香激活食客的味蕾,街角小摊中飘来粉浆饭的独特酸香……这座浸润着千年文化的古都,正以“文旅+餐饮”的创新路径,将地道风味、市井烟火与深厚文化熔铸成独特的味觉符号,让每一位游客在唇齿间品出独特的“安阳味道”,用味蕾感受城市独有的浪漫基因。
地道美食 道道有故事
7月3日6时,文峰区平原路与惠苑街交叉口不远处的一家卤味扁粉菜店率先迎来第一波食客。
“老板,一碗菜,两块钱儿的饼,再加一份儿爆肚!”
伴随着熟客的点单声,骨汤在大铁锅里翻滚,透亮的红薯粉条配着鲜鸭血、白豆腐、绿叶菜,再浇上一勺滚烫的油辣子,辛辣与鲜香在舌尖迸发,瞬间唤醒沉睡的味蕾。
“扁粉菜是咱安阳的特色菜。以前人们的生活条件差,大骨头熬汤,里头煮点儿白菜、豆腐、粉条都算是好东西。现在的扁粉菜从食材到制作都改良了,比如咱家的特色就是卤味,肥肠扁粉菜是我们的招牌菜。变的是食材,不变的是人们对好日子的向往。”该店老板李贝贝如数家珍地说,“咱安阳人都好这一口,外地游客也喜欢尝个新鲜,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五六百碗。”
7月6日下午,位于郑州东站候车大厅的一家烧鸡店里人来人往。
“给我来两只烧鸡,要新鲜的啊!”李欣薇是山东人,来河南旅游,去了洛阳、开封和安阳。今日返程,她要把河南的美食带回家乡,让朋友尝一尝。
“在安阳的时候我就听说了道口烧鸡的故事,据说这烧鸡从清朝的时候就有了,起初生意不太好。当时,老板的一位好朋友是御厨,就帮助老板改良烧鸡配方。改良后的烧鸡口味独特,名声大振。老板这才把烧鸡店定名为‘义兴张’,就是‘义友济兴’的意思,我特意选择它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李欣薇笑着说。
八料加老汤,烧鸡香四方。道口烧鸡的香味儿从文峰塔飘到郑州东,再飘向五湖四海,越来越多人在品尝咸香适口、熟烂离骨的烧鸡时,都能想起那段关于朋友的老故事。
美食是了解一座城的开始,萦绕舌尖的味道,是读懂一座城的关键。
除了扁粉菜和道口烧鸡,还有粉浆饭、安阳三熏、内黄筲灌肠、吕村饸饹面……这些藏在街头巷尾的特色美食,不仅是安阳人的日常,更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城市盲盒”与探寻安阳的重要理由。
烟火味道 处处是热情
夜幕降临,北大街才刚刚热闹起来:糖画摊前孩子们翘首以盼;煎血、灌肠焦香四溢,引人垂涎;煎皮渣、炒凉粉的摊位前,游客摩肩接踵;擀面皮、肉夹馍引得食客大排长龙……吆喝声此起彼伏,百米长街热闹非凡,这儿是安阳烟火气最浓郁的注脚。
拐进不远处的仓巷街,又是另一番风情。南山有台咖啡店内,三五桌好友惬意闲谈,店内环境古韵十足;听仓问巷民谣酒吧中,随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驻唱歌声与欢笑声交织,青春洋溢……15家轻餐饮店铺的霓虹,映照着老城街巷的轮廓。用邯郸游客陈梦溪的话说:“在老城的这几条步行街里走一走、逛一逛,尝尝当地美食,聊聊风土人情,最能感受到安阳的热情!”
品尝一方美食,了解一地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踏上寻味美食的旅途,“舌尖上的旅行”成为一种旅游新风尚。
“近年来,我市聚焦文旅+餐饮,通过整合美食资源,形成片式布局,提升打造19个特色美食消费区,举办美食类主题活动18场,有效激发餐饮市场活力。”安阳市“美味安阳”工作专班工作人员介绍道,市区内除北大街、仓巷街外,县前街以安阳平席、江南包子馆等特色餐饮、非遗美食为主,现有餐饮商户12家,基本完成美食业态布局;西大街于今年1月22日正式开街,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现有唐善堂、瑞五药膳堂等特色药膳餐饮商户6家,多条步行街各有特色,多元展现安阳美味与热情。
殷商元素 宴宴见文化
美食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传统风俗和生活方式,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体验元素。在安阳这座拥有着3300多年历史的豫北古都,一餐一饭无不浇淋着浓厚的文化汤汁。
7月3日中午,文峰区县前街33号院的安阳平席馆,瓷白的盘中,鲜红的“樱桃”,嫩黄的“杨桃”,紫莹莹的“葡萄”,鲜亮又生动。这果盘形似水果,实为面点,是安阳平席的面果,引得食客赞叹不已。
何为平席?
平席是安阳市传统宴席的最高规格,传于明代,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多为官府接待、工商宴请首选,被称为“官府席”,共有四套菜品,每套八件,取四平八稳、平安吉祥之意,故名“平席”。
“‘安阳平席技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安阳平席从‘官府席’飞入百姓家,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前来品尝。”县前街三店经理贾静介绍,为了将周易文化、殷墟甲骨文等地域特色元素巧妙融入环境中,这里的筷套、员工工装,还有房间装饰均可见到甲骨文元素,菜品造型有周易八卦等,菜品盛器是鼎、簋等青铜器仿制品……平席馆中细节藏文化,处处皆学问。
在安阳,餐饮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全新改造完成的中原宾馆,有3层宴会厅,可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主打国宴淮扬菜,搭配安阳本地特色食材,形成“淮扬为魂、豫韵点睛”的独特风格。餐厅包间设计广泛融入殷商文化元素、甲骨文文化元素,餐具以殷墟出土文物为灵感设计,让宾客“舌尖品味淮扬,眼中看见殷商”。自去年11月试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营业收入约120万元,成为文化餐饮的新地标。
从市井灶台到文化盛宴,在安阳,每一口美食都是文化的切片,每一处食街都是生活的注脚。这里正书写着美食文旅的“安阳范式”,让游客寻香而来、慕名而来,因美食“出圈”带动文旅“突围”。安阳味道,不仅留在食客的唇齿间,更烙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名片。(记者 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