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布了关于认定2020年郑州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的通知,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成功入选2020年郑州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在“天地之中”登封,近几年只要一提起袁桥村,人们总是伸出大拇指说:那里的梨太甜了,那里的古村落太美了,那里的文化遗存很悠久,那里的革命故事很感人……袁桥的一切无不让人梦绕魂牵。
今天
小编就带大家去认识一下
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村落
一起领略她的悠久历史
感受她的乡村发展历程
见证她的华丽蜕变
视频制作:王晓慧
大金店袁桥村
袁桥村隶属登封市大金店镇,距登封市区10公里,辖袁桥、关村和西河三个自然村,380户人家,1618口人,耕地面积1760亩。毗邻207国道,S323省道穿村而过。
村名由来已久 百年传承至今
明洪武年间,袁氏先祖克诚带领妻子儿女全家十余口人,从山西移民来到登封的一座小山村。
村东有一条沟,人们居住在沟下,当时起名叫袁沟。后来又移居到崖头上,改名叫袁家门。因沟内常年流水,于是,举家动手在河沟上修筑了一座独木小桥,并在桥面铺上木头树枝改为较宽的木桥。
随着时间推移及人口、土地的增加,木桥又改建成石拱桥,高 1 米,宽 1.5 米,跨度为 15 米,“袁桥”的名字也由此而诞生,这就是登封市大金店镇的袁桥村。
新貌古朴精美 文化韵味悠长
如今在登封,只要提起袁桥村,人们总是伸出大拇指说:那里的梨太甜了,那里的古村落太美了,那里的文化遗存很悠久,那里的革命故事很感人……这里的一切无不让人梦绕魂牵……
从登封市区出发,驱车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来到这处百年历史的古村落。
站在袁桥村东南角寨门前的石拱桥上,青石铺地、寨门高筑,苍松挺立、石狮迎门,庄严中不失古朴之风。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初二里头文化及二里岗商代早期的古文化在这里都有遗存。袁桥村西北的河滩地断崖上,还能看到遗址文化层和灰坑。
在村中这座三进四合院的文化陈列馆中,你可以进一步了解袁桥古村的历史。
村西有一座四合院,是袁桥古村中细节刻画最为精美的院子。四合院整体仿制明清时期的河南民居制式建造。
继续往西,有明万历年间七世袁国臣(文思院太史)组织修建“避难碉楼”一座,距今约440年。
在古碉楼的周围,是一片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村中现存有明洪武年间古槐树一颗,距今500多年。
中国共产党登封县第一次代表会遗址也在这里。
沿着南朱线往市区方向走,在右手边看到“袁桥梨”标志后,袁桥梨的种植基地就到了。
袁桥的梨以皮薄、肉细、无渣、且含糖量丰富,水质丰满闻名于登封。
如今的美丽袁桥,有四张叫得响的名片,分别是“登封红一大”“中原古村落”“河南孝贤村”“千亩梨树园”。
发展日新月异 未来更加可期
2017年,“河南袁桥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重点开发袁桥村古文化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以此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由磴槽集团袁氏三兄弟投资建设,分三大区域:一是包括寨墙在内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历史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二是村北部村民安置新区建设;三是对村落周边环境改造、提升,重点打造林果种植,农业采摘,旅游观光项目。
袁桥村党支部书记袁跃玮说,截至目前,袁桥古村落项目已投资2.3亿元。如今的袁桥,寨墙已部分修复,寨门楼巍然屹立,文化陈列馆、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地坑院和农耕文化展示厅已基本建成。走进袁桥,仿佛穿越在历史的长廊中,处处彰显着古村落的庄重和威严。
据了解,这个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进行传承和教育的项目全部建成后,袁桥古村落会得到更好地修缮保护,全村居民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村民也将实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此摆脱贫困村的束缚,过上幸福指数日益剧增的美好生活。
“为了袁桥村长远发展,我们村两委经过精心谋划,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一是成立种植集体经济合作社,扩大果园种植面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二是以古村落为依托,大力发展袁桥美丽乡村旅游项目,预计到2021年将促进本村及当地村民1500人在家实现就业、就地实现增收。”对袁桥村的未来发展,袁桥村党支部书记袁跃玮信心满满。
特色+亮点,开发+保护。
袁桥村的古老故事
还有很多等待发掘整理、保护传承,
期待四方宾朋前来参观游览、休闲体验,
讲出袁桥更多好故事,
传递袁桥更多好声音,
让袁桥古村落的故事一代一代流传下去。